難民在香港 慘過做乞兒

身在香港的難民,審核個案往往需時幾年,但不準在港從事任何工作,只能依靠社署外判給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提供的實物援助,包括每月一千五百元租金援肋及一千二百元的食物援助,但遠遠低於實際生活水平,住不好,吃不飽。經過多年的壓迫,難民組織「難民聯會」發起「佔領社署行動」,在灣仔社署總部下紮營露宿,抗議援助不足,更懷疑有人侵吞公款,以致難民得不到承諾的援助份量。

難民居住環境如豬欄

ISS每月提供一千五百元租金援肋,但在香港尋找二千元以下的住所,已是不可能的任務,迫使不少難民住在新界鄉村,由尞屋﹑豬欄﹑雞棚改建而成的劏房。衛生環境欠佳,設施不足,只有一床一櫃,電器也只有風扇,部分住所更沒有廁所,只可以步行十分鐘到村口的公廁。香港地少人多,本地人也沒有地方住,難民住所就難上加難。明顯地一千五百元租金援肋是不足的,不是要求安排他們在市區居住,但至少住所要滿足基本要求,衛生良好,有基本設施,電器。社署和ISS有責任去提供合適的住所給難民。

 

食物援助價值不夠數

難民組織批評ISS沒有按社署合約,提供每月一千二百元的食物援助,實質只獲得所聲稱的七成,部分更是已變壞的食物。本網就有關指控向ISS查詢,至今仍未回覆。根據其網頁所顯示,一個成年男性一星期的食物是有肉有菜有米,但根據難民組織所提供的食物領取證所顯示,得到的食物只有ISS所指的一半,一星期只有六個洋蔥十個蕃茄兩磅蘋果廿隻雞蛋兩磅糖三盒乳酪十二包紙包飲品,沒有鮮肉及新鮮蔬菜。一看就已知價值不足三百元,這餐單根本是營養不足,如何叫人生活?每星期領取食物一次的制度亦十分有問題,肉類魚類食品需要保存一星期,但ISS安排的住所沒有雪櫃,加上新鮮蔬果容易腐爛,難民真是「冇啖好食」。

社署ISS堅持無做錯

ISS稱受助人可以在領取食物時隨意檢查及更換,確保食物質量良好。社署稱ISS須每月向社署提交服務統計報告及財政報告,並將所有財政記錄存檔,以供政府部門隨時檢閱。此外,社署亦會到ISS的服務單位及食物分派點進行定期及突襲巡查,緊密監管ISS的表現,確保公帑得到適當的運用。但明顯地社署監管ISS不力,仍有受助人得不到應有的援助,難民組織要求提高透明度及提供食物價錢表的要求,也不是太過份。但另一方面,社署回應本網查詢時表示,社署曾先後兩次與難民組織會面,並邀請他們提供懷疑個案的名單或具體資料,以便社署展開深入的調查,惟至今仍未收到有關的資料。難民組織回應指因已向廉署報案,舉報ISS貪污,故不向社署提供資料。

 

難民子女生活更艱難

不少難民滯留香港,都選擇在香港落地生根,成家立室。但原來難民所生的香港出生子女,不是香港永久居民。雙非的家長都不是香港居民,但他們香港出生子女是香港永久居民,因為他們是中國籍,但難民所生的香港出生子女,因為不是中國籍,而且難民不是「持有效旅行證件進入香港」,他們香港出生的子女,未能滿足基本法「香港永久居民」的定義。他們的子女沒有外國的戶籍,又沒有香港身份證,基本上是無國籍人士,他們也要取跟難民相同的援助,更沒有香港人所享有的教育機會,更沒有社署種種的支援。

讓難民得到應有援助

社署指,有關實物援助屬於人道援助,並非福利服務,其目的是讓有關人士在港期間不致陷於困境,同時又不會產生磁石效應,吸引大量非法入境者來港,對香港入境管制及現有支援系統的長遠承擔能力等造成嚴重影響。但問題在於,是否要讓難民處於一個根本無法生存的境況,更遑論「生活」,「過門都是客」,更何況他們都是身不由己,千里迢迢放棄家鄉的一切來到香港,但求可以生存下去。他們可以避過家鄉的追殺,但可以避過香港苛刻的難民政策嗎?

Posted on March 29, 2014, in 專題.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 Comment.

Leave a comment